权威解读 |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
发布人:老博会 发布日期:2020-12-01 阅读量:3134

自20世纪末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2000年至2019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26亿增加到2.5388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2%上升至18.1%。


为应对老龄化趋势,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多渠道、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如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如何构建?如何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人民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26.jpg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满足多样化需求

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联手,“无围墙”专业服务提升老人生活品质


秋日阳光和煦,86岁的刘海芳老两口跟老伙伴们在院子里边散步边聊天。这里是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第二批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社会福利中心,由当地政府投资建设、浙江绿康医养集团运营管理。

“就在这安家了!”几个月前,刘海芳和老伴来到这儿,一住就不想走了。刘海芳说,“年纪越大体力越差,买菜做饭、操持家务都更费劲,在这有现成的饭吃,房间有人打扫,咱就散散步、看看书,多惬意。”

福利中心院长周承海介绍,院里有660张养老床位,428张医疗护理床位,吃住、医疗条件都不错,老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丰富多彩,可以去阅览室看书读报,还经常举办舞会、歌会,老有所乐。

机构养老以专业服务见长,老人们住着省心、放心。不过眼下在我国,像刘海芳一样住养老院的老人仍属于少数,超过90%的老人还是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图的是“亲友常见面、住着更自在”。

在家里和社区中养老,能获得专业照料吗?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最早实践“社区养老驿站”的西城区月坛街道。

86岁的姜奶奶就住在月坛街道汽北社区。10多年前,她患脑出血落下病根,腿脚不听使唤,连门都难出,吃饭、洗澡就更成问题。

“多亏‘女儿’小任,有啥困难我只找她。”姜奶奶口中的小任,名叫任五英,是汽北社区养老驿站的专业护理员,她陪伴姜奶奶走过低落的时光,也在长期照料中结下深厚情谊。“随叫随到,放下饭碗就奔过来,比亲闺女还亲!”姜奶奶说。

这家养老驿站是月坛“无围墙”敬老院管理下的一个站点,倡导“有限空间、无限服务”,通过引入专业养老机构、家政、商超、志愿者组织等平台,为老人提供进社区、进家门的养老照护。仅2019年,街道9家驿站就为辖区26个社区的老人提供了超过16万次的日间照料、陪同就医、助餐助浴、文娱活动等服务。

“一些社区老龄人口多、养老资源较少、老人收入相对不高,满足居民养老服务需求是个大难题。现在居家养老和社区、机构养老互为补充,使难题迎刃而解。”月坛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副主任于锐说。

北京市“社区养老驿站”的探索,勾勒出未来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轮廓——

从供给侧看,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能够使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功能互补,织牢织密养老服务网络。”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认为,强化各层次养老服务的协调性,有助于老人们享受到综合、连续的养老服务。

从需求侧看,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结构和健康状况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说,能自理的老人一般会居家养老,或去社区解决吃饭、医疗、娱乐等需求;失能程度加重的老人,则需专业机构照护。

更长远地看,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能带动“银发经济”,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大家保险集团董事长何肖锋认为,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在满足养老需求、吸纳就业方面潜力巨大,大力发展养老服务,既是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的重要举措,也是支撑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着力点。

医养结合

为“带病养老”增便利

节省医疗资源,盘活闲置资源,填补养老服务医护短板


2019年,我国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达75%。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表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7岁,但还存在患病比例高、带病生存等问题。

如何提高患病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医养结合是个好办法。  

目前医养结合在我国主要有三种模式:养老机构增添医疗服务,医疗机构拓展养老服务,以及在居家和社区整合医养资源,使医疗服务进家门、进社区。 

对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76岁的北京居民吴奶奶深有体会,“我是老病号,有冠心病,还得过脑梗。”6年前,她搬进昌平区的东篱敬老院,一墙之隔的北京市隆福医院打消了她“生病咋办”的顾虑:敬老院和医院有合作,出门就能看病,还能直接刷医保卡,特方便。  

一个月前,吴奶奶突然说话困难,喝水也呛嗓子。隆福医院的医生了解她的病史后,赶紧安排做CT、核磁,果然又有轻微脑梗。好在发现早,治疗及时,她的行动能力几乎没受损。“晚上不愿睡病房,就回敬老院睡觉,瞧,这个就叫医养结合!”吴奶奶笑着说。  

对医疗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住在江西省宜春市老年护理院的黄伍香老人赞不绝口:“护理院就设在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小花园中,每天该输氧治疗时,护士就到我房间来,输完氧接着和大家打牌、聊天,啥也不耽误。”  

“有病治病,没病养老。”老年护理院副院长杜晓红说,医院创办老年护理院有专业优势,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生活照料、精神护理等服务。  

更多老人留在社区接受医养结合服务。日前,记者来到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西路的美好家园孝慈轩养老服务中心,恰巧遇到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文小妮给94岁的余仕雄检查身体。“雄伯,最近血糖控制得不错,继续保持啊!”文小妮转过脸又交代护士,“今天起,他的胰岛素可以少打4个单位。”  

“我们这儿的老人平均年龄87岁,许多人患有慢性病。”东湖西孝慈轩副院长李敏介绍,为加强医养结合,孝慈轩和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了服务协议,和附近的广东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合作,一旦老人突发危重病,走“绿色通道”快速转诊。  

业内人士认为,开展医养结合具有多重经济社会效益。  

首先,有利于医疗和养老资源优化配置。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副司长蔡菲表示,单一的医疗、养老体系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医养结合可以整合健康和养老资源,提高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医养结合一方面减少失能老人在大医院长期‘压床’,节省宝贵的医疗资源;另一方面盘活部分养老院、中小医院的闲置资源,平衡医养供求关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说。  

其次,医养结合社会效益明显。北京市隆福医院院长卢艳丽认为,我国超过90%的老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医养结合能够减轻子女的照料负担,减少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的后顾之忧,有助于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第三,医养结合也具备长期经济效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陶文忠表示,医养结合拉长了健康养老产业链,能促进照护设施、智慧养老等相关产品和服务发展。

“医养结合产业既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社会参与性强,就业岗位多,是新发展格局下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蔡菲说。


来源:《人民日报》